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水引 - 介紹

 "水引"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繩結材料,中芯是由紙撚成的, 最簡單的"色水引"是在白色的紙芯外染上各種顏色. 至於用途嘛~ 早期是送禮包裝用的, 現在除了傳統用法外, 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各種飾品, 耳環 別針 項鍊 手環 髮夾 ...

至於為什麼叫水引, 有興趣的 google 一下就有

這裡我主要介紹水引的種類和自己作繩結的心得

首次接觸水引是在一家日本金澤的店內, 那時被它鮮艷的色彩吸引, 所以花了 500 日幣買了一個體驗包, 裡面有12條不同顏色的水引(有"絹水引"和"羽衣水引")和簡單的淡路結及梅結的作法. 因為只有12條, 所以回台後我想辦法找看看哪裡可以買的到? 在網路搜尋賣家外也同時看到除了淡路結和梅結外, 其他各種不同的繩結, 所以也有了買書的衝動.

後來, 在後火車站的太原路上找到有商家賣, 所以當時買了兩包"色水引"和兩包"特光水引", 在加上向日本亞馬遜買的書, 開始練習.

一開始練習, 馬上就發現色水引和特光水引的質感和觸感跟在日本買的體驗包差很多, 所以雖然很貴, 我還是跟日本亞馬遜買水引. 而在台灣買的就只有要打新的結, 不知道長度時, 才拿了練習. 水引一條的長度是90公分, youtube 上的教學影片大概大是直接整條拿來用, 但是真的很貴, 所以我是捨不得整條拿來用, 然後剪掉多的. 這樣可能兩邊都剩下一小段, 無法利用. 可上如果知道所需要的長度, 我就可以讓一邊剩下的很短, 這樣比較長的那一邊就可以再打個其它結.

色水引
首先介紹"色水引", 就是白的紙芯去染色, 當線被扭到時白色的紙芯會露出來, 如下圖中最右邊的那一條. 所以一旦打結時打錯了, 大概這一條就報廢了. 但是因為價格最便宜, 所以一般都建議新手用這個練習.


光水引/特光水引
價格稍貴一些的是"特光水引"或是"光水引". 這是在紙芯外纏繞具有金屬光澤的各色亮膜, 因為是纏繞上去的且亮膜的寬度比較大,所以當打很小的結時, 會看到亮膜突起或打折的情形, 如下圖最右邊的情況.


除了這種亮膜外, 還有其他形式的亮膜(下圖), 或是先包上金或銀的亮膜, 然後再纏繞其他顏色的絲線(下下圖).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有上圖右邊的問題在, 所以不適合打太小的結, 例如"玉結".



絹水引/絹卷水引/絲水引/花水引
個人覺得最好入手的水引, 觸感很好. 這是紙芯外纏繞各色的化學纖維, 摸起來如絲綢般的觸感, 所以之前稱為絲水引, 大概怕被誤以為是"絲", 所以後來就較少看到這樣的說法. 


特別的是, 依我的經驗, 絹水引的紙芯比色水引的紙芯結實, 所以就算是扭的很厲害的結, 也不用擔心紙芯會和第一張圖的色水引一樣"分叉". 下面的圖是色水引(左)和羽衣水引(右)的差別, 雖然是用羽衣水引當例子, 但意思一樣. 圖中可以看到左邊的水引有鬆開的情形, 右邊則沒有.




羽衣水引/プラチナ(白金)水
我無法分辨這兩種水引的差別, 在白色的紙芯外纏繞各色具有金屬光澤的細膠膜. 整體看起來閃亮閃亮的, 但又不像特光水引那般的刺眼, 通常摸起來有粗粗的感覺. 紙芯的品質和絹水引相同的結實, 打很小的結也 ok. 

下圖左邊四條是標示プラチナ(白金)水引, 右邊四條則是標示羽衣水引.



下面的圖有羽衣, プラチナ(白金), みやこ, つづれ水引, 你分得出來嗎?


在專賣水引的網站分得很細, 如果是在日本亞馬遜就都寫 羽衣水引 或 白金水引.

ビーチ水引

最後要介紹"ビーチ水引". 我不懂日文, google 翻譯成海灘, 但總覺得怪怪的, 希望有懂日文的網友能幫忙翻譯. 基本上跟羽衣水引很類似, 但是顏色很柔和有珍珠般的色澤, 一樣有粗粗的觸感.


下圖左半邊是購自日本亞馬遜,買時是寫羽衣水引, 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和ビーチ水引(右半邊)一樣.



其它還有一些沙子水引 太陽水引 .... 之類的, 我沒買也就無法介紹了. 最後, 也許一開始就要寫, 水引和中國結有什麼不同? 確實兩者都是繩結, 但是水引中心是稍有硬度的紙軸, 所以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力, 這是它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它的缺點, 因為有些硬度, 所以無法像軟軟的中國結線可以用大頭針固定在板子上, 把線扭過來繞過去, 最後再用力一拉把線拉緊. 水引打結時幾乎有一定的繞法, 如果順序不對很難達到理想的結型.

下面這兩個結, 如果是中國結的線大概是撐不起來會垮成一堆, 是水引可以支撐起來.




如果您是要作一次性的消耗品, 如送禮的包裝, 佈置海報或場地, 那用便宜的色水引或是特光水引之類的就可以. 若是要作戴在身上的耳環 項鍊 手環 甚至戒指 那建議用絹水引或羽衣水引之類的會比較有質感.

以下是我的一些作品